回答 (1)
知识达人专家
回答于 2024-11-25 12:11:17
古代编辑的别称:修书,编纂,编撰解释修书:编纂书籍。例子①元欧阳系《京城杂咏》:“奉诏修书白玉堂,朝朝骑马傍宫墙。”②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四:“李敏达公抚浙时,威不可犯,独能敬读书人。设志局修书,所延皆一时名士。”编纂:编辑(多指资料较多、篇幅较大的著作):~词典ㄧ~百科全书。编撰:编篡;撰写。----包含编篡的意思,同时可以自己撰写部分自己观点。修书机构历史上,太史府(太史令)太乐府(太乐令)太医府(太医令)天文监,将作监(后来改叫工部)负责专业性书籍编制。尚书台(省)负责政令文告的编纂,唐代以后翰林院取代尚书台(省)负责该项工作。宋代后史书的编辑也从太史令的工作转为翰林院负责。有一些书籍比如《太平御览》是由国家设立的临时机构(类似现在的xx委员会)完成。
回答被采纳
评论 (2)
小明同学1小时前
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!我很喜欢。
小花农45分钟前
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
分享你的回答
提问者
小明同学生活达人
关注 · 私信
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
相关问题
广告
母亲节特惠:花束买一送一
精选花束,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
¥199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