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白粉病治疗,及时烧毁或深埋病株;发芽前及育苗期,喷70%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。
科学使用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喷洒1:2:200倍的波尔多液,以后可喷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%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。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。
化学防治:棚室消毒,定植前对棚室进行消毒,用硫磺或百菌清烟剂进行熏蒸,用硫磺熏蒸进行防治时,温室内每隔10米在棚室中央放置一个电热自动控温硫磺熏蒸罐,北京地区于11月初傍晚扣膜后进行熏蒸,每天不超过4小时,连续熏蒸3天即可起到明显效果;病害发生时,选择化学药剂42.4%氟唑菌酰胺·吡唑嘧菌酯(健达)悬浮剂1000-1500倍液、42.8%肟菌酯·氟吡菌酰胺(露娜森)1500-3000倍液、10%苯醚甲环唑(世高)水分散粒剂900-1500倍液或4%四氟醚唑(朵麦可)50-83克/亩进行喷雾防治,喷药时主要喷施叶片背面,每次间隔7天,连续喷雾3次。经常使用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,避免产生抗性。
草莓白粉病。一般采用的有露娜森绿妃和空气消毒片。
防治方法]1.彻底清除病残体和田间杂草,尤其是蓼科杂草,减少初侵染菌源。2.增施有机底肥,中后期适时追肥,避免早衰,零星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。3.发病初期选用农抗120或武夷菌素200―300倍液,或40%福星(新星)乳油8000倍液,或2%加收米水剂600倍液,或50%硫磺悬浮剂400倍液,或30%特富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,保护地种植,发病初期选用5%百菌清粉尘剂或5%加瑞农粉尘剂,或上述喷雾药剂的粉尘剂15千克/公顷喷粉,防治效果理想。
发现草莓患病后,要第一时间将患病的叶子、果实摘掉,并进行深埋或烧毁,消灭其病菌,以防再次传染复发。另外,可以用唑类药物进行防治,但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,如果药量过大,容易抑制草莓的生长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