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山仰止
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 车舝》,是说一个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让人景仰,如大道一般让世人遵循,让人不禁将他的举止作为行为,虽然不能到达和那人一样的品行和才学,但也会心之向往,时刻规范着自己。。
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,这话常见常用,可要解释清楚,还真得费点笔墨。这话出自《诗经·小雅》。郑玄注解说:“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,有明行者则而行之。”朱熹注解说:“仰,瞻望也。景行,大道也。高山则可仰,景行则可行。”一个是汉儒,一个是宋儒,。
意思就是像高山一样只可仰望。指品德崇高的人,就会受到人们的敬重仰慕。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、仰慕。也比喻人们仰慕品格高尚的人。读音[gāo shān yǎng zhǐ]出处《诗经·小雅·车舝》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。
释义基本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大学问;仰:仰望;止:句末语气词。像高山一样只可仰望。指品德崇高的人,就会受到人们的敬重仰慕。比喻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、仰慕。也比喻人们仰慕品格高尚的人。例句老教授的道德风范高山仰止,后人设立的这一。